『貓狗怎樣算過胖?小心寵物肥胖致命危機!』│Aaron 毛研筆記

『貓狗怎樣算過胖?小心寵物肥胖致命危機!』│Aaron 毛研筆記

『胖胖才可愛啊!』
『稍微肉一點應該不會怎樣吧?』
如果家長們有這些疑惑,今天就是解答的好機會啦!


『貓咪狗狗胖胖的好可愛?別鬧了!』│寵物營養顧問-家安
貓狗肥胖,可能導致的問題

一、別再餵了!

造成肥胖的原因其實有很多,例如品種問題、甲狀腺功能衰退、缺乏運動、結紮、腎上機能亢進等,但是以目前家貓家犬來說,多半還是人為飼養造成的

貓狗在過去是掠食動物,必須在野外追逐老鼠、小鳥等獵物,或是躲避其他掠食動物,因此在演化過程中,貓狗的正常體態就會顯得比較瘦一些,以保持靈活性和速度,但是在人類的眼裡,這樣健康的體態就變成太瘦,再加上可愛影片的推波助瀾,家中的貓狗就越養越胖,但是這會衍生的問題是很嚴重的:

1、關節

變胖最先影響到的就是關節,關節是承受身體重量最直接的部位,尤其是在運動時,以人類來說,關節承受的壓力會是身體其他部位的四倍,而貓狗的體重較輕,再加上是以四隻腳著地,所以承受的壓力不會像人那麼大。但是和人不同的是,貓狗的運動量比人還大,跳上跳下的機會也更多,因此過於肥胖的體型會給貓狗的關節造成不小的負擔。

“ 研究顯示,體重過重的貓狗平均6歲左右就會開始出現骨關節炎。”

2、運動意願

體重過重時,活動時會更容易累,連帶影響貓狗散步、運動的意願,久而久之,就會養成整天懶洋洋躺著不想動的習慣,這會讓貓狗的新陳代謝變慢,肌肉也會因此慢慢虛弱,最後變成一種惡性循環,對於健康的害處想必也不需要多說,尤其是到了年老的時候會更明顯。

“健康體態的犬貓平均壽命一般會比肥胖犬貓多2.5年。”

3、心血管疾病

血液循環變慢、體內脂肪堆積過多、過度肥胖和高血脂,這些現象會讓血管壁囤積油脂,為了讓營養能送達身體各處,心臟就必須承受更大的壓力輸送血液,接著引起血壓的升高,再嚴重一點甚至會引起中風。

“ 這點可以參考2014年犬貓十大死因,因心血管疾病而死的犬類高達14.8%(位居第二名),而貓則是7.5%(位居第五名)。”

4、糖尿病

體內多餘的脂肪會堆積血管或是胰臟,這會造成控制血糖的胰島素泌異常,如果堆積在肌肉則會造成胰島素難以作用,兩者都會使血糖不易下降、血糖過高,進而引起所謂的糖尿病,造成腎臟、神經系統受損、狗狗視力減弱、貓咪後腳異常等情況。

“ 研究顯示,體重過重的寵物罹患糖尿病的機會是正常體重的4倍。”


二、怎樣才算太胖呢?

造成肥胖的原因其實有很多,例如品種問題、甲狀腺功能衰退、缺乏運動、結紮、腎上機能亢進等,但是以目前全球小動物獸醫學會(WSAVA)有訂定出一套客觀描述狗狗身材的方法,稱之為:體態評分系統(Body condition score,簡稱BCS),這套評量系統有5分法和9分法兩種,5分法部分以3分為最標準,9分法則是4-5為最標準體態。

而其中一個重點是,BCS並不是以體重作為是否肥胖的基準,而是以目視、觸摸胸部肋骨、腹部腰圍作為評分的標準,另外也包括體態、皮下的脂肪量、尾巴根部的脂肪、四肢肌肉多寡等:

貓咪體態評分系統 BCS

BCS主是針對大部分品種狗狗,像一些皮下脂肪或皺褶較多的狗狗﹝沙皮、鬥牛犬﹞,本身看起來可能就比較胖,又或是靈緹犬天生就是精瘦的體型,這些品種狗狗都不適用這套評量標準。

狗體態評分系統 BCS

小結論

肥胖對於人類來說是一種文明病,而現代的貓狗因為被人類飼養,運動量已經不能和野外相比,如果不在飲食等地方著手,只怕肥胖的影響會越加明顯。

如果又長期缺乏運動,肌肉量也會隨之流失,惡性循環下其實是一件很可怕的事,所以各位家長們一定要留意自家貓咪狗狗的狀況,也不要再去分享那些肥嘟嘟的影片了。

By Aaron

Aaron 毛研筆記 - 加入LINE社群

留言

tes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