『蛋白質百百種,貓狗吃哪種好?寵物蛋白質利用率差別?』│Aaron 毛研筆記

『蛋白質百百種,貓狗吃哪種好?寵物蛋白質利用率差別?』│Aaron 毛研筆記

『常聽健身的人大推雞胸肉和牛肉,為什麼比較少聽到推黃豆呢?』
『一些貓咪狗狗的素食飼料好像都會用植物性蛋白取代肉類,這樣會比較好嗎?』
如果家長們有這些疑惑,今天就是解答的好機會啦!



一、蛋白質利用率

大家都知道貓狗的生長發育和蛋白質脫不了關係,也常常聽到人家說:肉是貓咪狗狗最適合的蛋白質來源,包含如果有在健身的朋友,也勢必常常被建議要多攝取牛肉、雞胸肉等,但是大家有沒想過為什麼肉類會是最好的蛋白質來源嗎?真要說的話,黃豆其實也含有豐富蛋白質,為什麼不用黃豆代替呢?有沒有別的因素呢?

其實優質的蛋白質除了必需胺基酸的含量之外,還有一個最重要的關鍵點要注意,那就是蛋白質的利用率,目前針對貓咪狗狗蛋白質的利用率,多半會以『人』作為參考,一方面是貓咪狗狗雖然生理構造上和人有差異,但是也同樣是哺乳類,營養的吸收利用上還算接近,另一方面是針對人類的研究遠比貓咪狗狗多很多,所以可以當作參考依據,一般會以下列關鍵指標作為依據。

1、蛋白質利用效率(Protein Efficiency Ratio, PER)

針對剛斷奶小白鼠或幼兒,在熱量及其他營養素攝取足夠的條件下,每攝取1公克蛋白質量所能增加體重之公克數,我們就稱為蛋白質利用效率PER,PER值愈高,代表蛋白質品質愈佳,能夠讓正在發育中的幼貓幼犬長得更好,通常PER值在2以上者,為優良蛋白質。
※公式:PER = 體重增加(克數) / 蛋白質攝取量(克數)

2、生物價(Biological Value, BV)

對從食物中吸收的氮量,最後能被身體利用,以供合成、建造和修補身體組織的保留氮量之百分比值,白話點說,就是最後蛋白質有多少營養素被身體分解,並保留用到組織的成長與修補上。
※公式:BV = (保留氮量 / 吸收氮量)×100%。

3、蛋白質淨利用率(Net Protein Utilization, NPU)

這個是指攝取蛋白質中的氮元素,最終保留在身體內的比率,與「生物價」檢測法之間的差異在於NPU檢測法除了檢測蛋白質的利用程度外,也顧慮到被消化的效率,簡單來說,它代表了不同食材所含的蛋白質,吃下去經過消化吸收後,能夠幫助人體產生修復和生長的能力,所以黃豆雖然含有豐富蛋白質,但是它的利用率卻比肉類還差ㄧ些:
※公式:NPU = BV × 消化吸收率

4、 蛋白質消化率校正之胺基酸分數評估法

蛋白質的合成依循全有或全無定律,意思是一種食物中,如果每一種胺基酸都很齊全、量也足夠,則所有的胺基酸都能很好的被吸收利用,反之若某食物中特別缺乏某一種或多種胺基酸的話,長期大量食用將可能導致某些胺基酸的缺乏,進而使身物體內的蛋白質無法被順利合成。

因此胺基酸的量與質是否足夠,就是影響蛋白質合成能否繼續的關鍵,而在胺基酸建材中最容易缺乏的就是無法合成的「必須胺基酸」,PDCAAS評估法是將蛋白質的胺基酸分數乘以消化率計算而來的。

※而胺基酸分數的計算方法為:該蛋白質中某一胺基酸除以參考蛋白質中該胺基酸含量,再乘以100%計算而來的。

二、蛋白質消化率指數總表

protein table


小結論

從上面的總表就可以看出來,肉類的蛋白質在各項指數的表現,基本上都比植物性蛋白來的更好,另外再次強調的一個重點是,這些數據多半是以人的消化能力下去評估的,但是雖然說同為哺乳類,但是由於生理構造上的差異,造就了貓咪狗狗的消化腸道比人還要短很多,另外相比人類也缺乏部分消化酵素,所以可以預期類似像黃豆這樣的植物性食材,即便用蒸熟、打碎的方式增加消化性,但是比起肉類來說,消化率可能還是要再打一點折扣。

但是這是指單一食材的指數,一般而言貓咪狗狗很少會只攝取單一種蛋白質,因此如果同時攝取多種不同食材,食材之間不同的蛋白質組成可以產生互補效應,所以並不是說植物性蛋白質就不能攝取,只不過肉類的利用率較黃豆還要好罷了,所以毛爸媽們對於蛋白質的來源可以多方參考,挑選最適合自家寵物的來源喔。

By Aaron

Aaron 毛研筆記 - 加入LINE社群

留言

test